新聞資訊

防疫新時代,有效洗手細菌趕走!


   發布日期:2021-11-3    浏覽次數:8363 次

 

      新型肺炎COVID-19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,如今仍舊嚴重影響著你我的生活,疫苗的發明讓籠罩在疫情環境下的我們心中浮現了一道曙光,然而新型肺炎卻不停止持續變種和重新組合,攻勢隻有越來越強烈。将來的長久日子中,人們勢必要學習在和新型肺炎共處的環境下保護自己,後疫情時代我們仍舊要持續保持防疫尖峰期的優良衛生習慣,而勤洗手正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環節。

      一天洗手6次以上 有效抵抗新型肺炎

      根據《BBC》報導,英國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,一天洗手6到10次,感染新冠病毒的機會就能大大降低,研究單位採用與新冠病毒結構類似的病毒數據進行試驗,發現所有冠狀病毒都可以用肥皂液消滅掉。由于新冠病毒主要是通過鼻子、嘴巴、眼睛等部位進入并感染人體,《美國感染控制雜志》研究發現人們平均每小時用手碰觸摸面部23次,頻率最高的又爲嘴、鼻子和眼睛等部位。用手觸碰面部這項習慣十分難一時之間改善,但如果我們能增加洗手的頻率,在每一次接觸接觸可能存在病毒的環境後徹底洗淨雙手,确保雙手保持清潔,就能大大減少染疫機率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正确洗手七步驟 細節不錯過

         有别過往人們熟悉的濕搓沖捧擦,因應疫情政府積極推廣洗手觀念,并創制了新的一套口訣。
内:搓揉手心
外:搓揉手背
夾:搓揉指縫
弓:搓揉指背與指節
大:搓揉大拇指及虎口
立:搓揉指尖
腕:搓揉至手腕

 

 

泡沫停留20秒 徹底擦幹雙手 搭配微奈米氣泡更潔淨

      然而洗手的過程中隻有使用清水是不夠的,以清水洗手和沒洗手的差異不大,無法去除粘附在手上的細菌,務必要使用肥皂或洗手乳,否則就等于白洗了!讓泡沫停留在手上至少20秒以上更是非常重要,因爲肥皂分子需要時間與病毒反應才能徹底将其分解。

      将肥皂沖洗掉時,使用“喬登獨家微奈米氣泡産品”産生的奈米氣泡水比使用一般清水更具清潔效果,每毫升平均氣泡濃度4.3億的大量氣泡在破裂時産生密集微震波,讓水具有震波洗淨力,過程所産生的氫氧自由更具有殺菌功用。比人體肌膚毛孔還要細小的微奈米氣泡更可以輕松滲入每一寸肌膚,讓沖洗過程不錯過任何死角,綿密氣泡帶來的疏水性接觸表面積較一般清水大,能夠有效透過吸附作用讓手上的肥皂分子不殘留,同時加強手部肌膚保水與保濕,讓雙手不會因爲洗手頻率增加導緻幹燥,反而更水嫩有彈性!

      洗手後擦幹雙手也是關鍵,未擦幹的雙手會受環境細菌沾染,導緻雙手比洗手前還髒,甚至有數據顯示細菌數比洗手前增加84%!建議使用一次性擦手紙仔細擦幹雙手,因爲毛巾較容易滋生細菌,使雙手再次受污染,擦幹過程中記得不要錯過指縫和指尖等細節,正确落實洗手防疫新生活!